close

到瞭七八十年代,轉到瞭亞洲四小龍,新加坡是港口,香港是港口,臺灣的高雄是港口,韓國的釜山是港口。再一輪轉到瞭深圳、上海,轉到瞭其它的沿海城市。

在上海,我也接觸過一些西裝筆挺、教育背景優越、融資量很大的類似機構,但因為太高大上、太洋瞭,在市場上反而缺乏戰鬥力。

深圳領先的意義在哪裡?

那麼,再過6-8年,深圳的經濟總量將超過上海,成為中國經濟總量最大的城市,且是香港的一倍。這個未來,你能想象的到嗎?

它證明瞭新制度的力量和人的力量。很多人喜歡研究商幫,研究地域文化對經濟發展的影響,其潛臺詞是,某些地方、某些人不太適合搞市場經濟,不太講信用,不太願意吃苦。深圳是典型的移民城市,它證明瞭市場經濟的熔爐會接納一切參與者,市場經濟的舞臺會為一切有夢想的人打開,不管你來自哪裡都有機會成功。

前海要幹什麼不是前海所要思考的問題,而是國傢所要思考的問題。中國發展瞭36年,崛起到現在,中國需要什麼。

就連前不久深圳綜合研究院旅遊與房地產研究所所長宋丁教授驚呼上海終於制造出瞭中國第一塊即將量產的石墨烯電池的時候,他可能並不知道研發石墨烯電池的這傢企業東旭集團其實是一傢地地道道的北京民營企業,其上海的研發中心率先發佈瞭石墨烯電池而已。所以,近年來上海的發展的確乏善可陳!

上海把一個即將要拋棄的文明當做一個前瞻性的定位,這是一個錯誤。這種錯誤伴隨著觀念、思維,伴隨著很多重大的決策。

如果從橫向的角度來看,前海應該幹什麼?

上海不是深圳的對手,浦東也幹不過前海!

而在和互聯網高度相關的新金融以及私募股權投資等更具活力的方面,上海已經很難說有領先優勢瞭。

上海四個戰略性定位當中,唯獨缺瞭一個最重要的定位,讓上海做一個全球有影響力的科創中心。

在對比兩座城市的企業品牌,上海的經濟總量雖然仍遠超深圳,但上海本地品牌幾乎微乎其微,深圳卻走出瞭華為,中興,騰訊,萬科,大疆,比亞迪等一大批全球著名企業。

739米的高度,不僅超越瞭現在的深圳平安金融中心,還將超越上海中心大廈成為中國第一高樓。

飛機晚點三個多小時。我在休息室仔細研讀“上海不是深圳對手”,作為在上海讀書和工作16年的新上海人,一邊讀,心理陰影一邊擴大。

(世界高樓排名)

“秦老師看過魏達志老師最近關於‘上海不是深圳對手、浦東也幹不過前海’的文章嗎?”8月8日在深圳南山科技園調研一傢金融科技公司時,有人問我。

原標題:深圳比上海到底強在哪?

2017年7月19日在深圳前海一場論壇上,深圳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深圳人大代表魏達志教授不無惋惜的提出:上海不是深圳的對手,這是上海所有者結構所決定的,更是上海這座城市的獨特政經氛圍所決定的。

2016年 4月6號,英國金融城智庫中心頒佈瞭全球金融中心指數,倫敦排名第一,紐約第二,新加坡第三,香港第四。在排名前20的金融中心當中,美國占瞭5傢:紐約、舊金山、波士頓、華盛頓、芝加哥。中國在前20當中,第4名的香港,第16名的上海,第19名的深圳,北京排第23名。

沒看過。但知道魏老師是復旦人,1982年本科畢業留校,兩年後調入深圳,現在是廣東省政府參事、深圳大學產業經濟中心主任,前幾年因呼籲“深圳直轄”名噪一時。

在這個時候,中國其實非常需要打造一個和倫敦、紐約能夠匹配的,能夠歐、美、亞三足鼎立的金融中心。所以前海就肩負著這樣一個使命,它既是資本的聚集中心,又是財富的管理中心,又是金融的創新中心,它有著全球各類的、各層次的豐富的資本市場,同時它包容瞭各式各樣的金融機構在這裡聚集,它用成本最小化和效益最大化的方式,最大的規模、最大的速度在進行運轉,它配置的資源的輻射半徑應該是全球的概念,中國崛起到現在非常需要這樣一個中心,其實前海在某種意義上,前海就承載著中國崛起的擔當。

2004年我從廣州遷往上海時,上海的經濟總量是深圳的兩倍。去年和今年上半年縮窄為1.5倍。如果深圳保持比上海增速快兩個百分點的優勢(去年快2.1個百分點,今年上半年快1.9個百分點),預計2038年前後會超過上海,成為中國最大經濟城市。

上海到底比深圳差在哪裡?

這種體制和機制是能夠做到成本最小,效益最大,而且資本是雙向的流動。開放型經濟不一樣,開放型經濟不但是走出去、引進來,而且在體制和機制上要和國際銜接,要由外向型經濟時代僅僅的接觸世界到融入世界,並且要在全世界的分工合作體系當中獲得這個國傢和地區非常有利的分工的地位。

隻要政府尊重市場,敬畏市場,服務市場,以人為本,以民為本,以法為本,則政府在市場經濟中不會無所作為,而是大有可為。走法治化、陽光化的服務型政府之路,就能激發起人民群眾不可想象的力量。這就是新制度的力量,以及被新制度喚起的人的力量。給中國人一點陽光就能蓬勃生長,深圳證明給瞭全世界看。

上海不是深圳,很多方面也做不瞭深圳,但上海可以借鑒深圳在一個更為充分的競爭環境中,那股敢想敢幹、不怕失敗的精氣神,以及絕不小富即安、勇攀創新高峰的狠勁與自信。如果上海能把這種精神用於提升自己的綜合實力,必能不斷帶給中國驚喜。

上海和深圳相比落後瞭?

但是上海人反應遲鈍,上海為瞭支撐這個科創中心出臺瞭5個文件,這5個文件是來支撐這個科創中心的,但是這5個文件是散落在各個方面,去支撐它原來的4個中心的,這樣的定位不但是政治上糊塗、經濟上糊塗,定位上更糊塗。

而最具活力的民營企業,由於在資本,市場,人才方面都受限於大環境的影響,所以即使有創新的動能,但也很難發揮出來。與之相對比,深圳的所有制機構卻極為簡單,90%的都是民營企業或者個體企業,國企,央企和外企企業所占的比重基本可以忽略不計,所以一直以來深圳的營商環境競爭是最充分的,是一座名副其實的夢想之城。

從靜態的數據來看,深圳2017年的GDP是2.23萬億,廣州2.15萬億,北京2.8萬億,上海3.01萬億。如果按照這個基數,按照深圳目前的發展速度,我們以2017年GDP總量達到上海去年的基數是2年,當然上海還會發展,隻不過逆水行舟不進則退,上海慢下來,深圳快起來,這一快一慢,再加上深圳開始全力拓展腹地構建深莞惠都市圈,深圳超過上海的時間大約是6年-8年。

2017年,深圳GDP2.23萬億,廣州2.15萬億,北京2.8萬億,上海3.01萬億。。魏達志說,按這個基數,上海慢下來,深圳快起來,深圳趕上上海的時間大約是6-8年。再過10年,深圳有望成為中國經濟總量最大的城市,且是香港的一倍。“這個未來,你能想象到嗎?”……

科創中心這個中心應該是唯一的、獨攬的、頂尖的,統攬全局的,綱舉目張的,唯一的最大的定位,而其它的定位都是支撐它的。上海人搞反瞭,把一個最大的戰略性、全局性、長遠性的戰略性定位化解掉瞭,把它變成其它四個中心的輔助。

2017年上海的第三產業占GDP比重比深圳高10個百分點(71%對61%),主要高在金融上。但從產業競爭力角度,上海已落後不少。深圳過去五年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年均增長17.4%。

8月8日我在深圳南山調研的這傢金融科技公司叫中興飛貸,團隊核心都是銀行出來的,運用一套行之有效的風控系統幫助銀行給小微企業和個人做貸款。我仔細瞭解瞭風控過程,覺得特別貼近市場,接地氣。

文/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專欄(微台中逢甲民宿|台中逢甲民宿推薦信公眾號kopleader)專欄作傢 秦朔

魏達志的觀點非常鮮明:從長遠看,上海不是深圳的對手,這是由上海的所有制結構決定的。上海的央企、地方國企、外資企業、民企比重為 1:1:1:1,而深圳90%都是民企和個體。創新動力是完全不一樣的。

鄧小平對中國的最後囑托主要體現1992年南方談話中,可以說,是深圳“一夜之城”的實踐給瞭他對自己理論更充分的信心。在某種意義上,隻要深圳不回頭,中國就不會回頭。中國市場經濟因深圳而立,是深圳的成功探索,促使鄧小平下決心讓浦東開發開放,讓整個上海和全中國都加入到市場經濟的歷史潮流中。

點擊圖片

上海到2020年的目標之一是人均GDP15萬元,深圳2015年已達到15.8萬元。考慮到深圳比上海增速快,從人均GDP來看,上海也許永遠趕不上深圳瞭。

……逢甲商旅評價|台中逢甲商旅評價

上海居然把這種工業文明時代一個加工制造業的最重要的集裝箱碼頭作為戰略性定位,深圳23年進出口貿易總額全國大中城市第一,深圳在2013年上半年集裝箱運輸就超過瞭香港,但深圳沒有把國際航運中心作為戰略定位。

傢在上海,戶籍在上海,我當然希望上海好,不希望被超越。但站在大歷史角度,我覺得深圳領先的意義或許更大——它證明瞭市場經濟的力量。鄧小平說,深圳的發展和經驗證明,我們建立經濟特區的政策是正確的。特區特在哪裡?就是破舊,就是與先進國傢和地區的規則接軌,大膽圖新。

上海不是深圳,很多方面也做不瞭深圳,但上海可以借鑒深圳在一個更為充分的競爭環境中,那股敢想敢幹、不怕失敗的精氣神,以及絕不小富即安、勇攀創新高峰的狠勁與自信。

實際情況如何呢?

2、深圳人均經濟指標早已超過上海,且上海難以追上

深圳是副省級城市,面積1997平方公裡,2017年常住人口1252.83萬人。上海是直轄市,面積6340平方公裡,2017年常住人口2418.33萬人。上海的面積是深圳的3倍多,人口是深圳的兩倍。深圳每平方公裡產出的GDP和財政收入多年位居全國大城市第一。2017年深圳人均GDP是上海的1.5倍以上。

我並不同意魏文中的一些觀點,但受其觸動做瞭點研究後,方感深圳沖擊波之強。上海對深圳很重視,但一般人還是認為深圳強在高新技術和一批明星企業,論綜合實力和上海還差很多。

3、深圳的創新指標優於上海

到2020年,上海的目標是萬人發明專利達到40件,研發投入占GDP比重達到3.5%,新興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達到20%。這些目標低於深圳目前水平。深圳到2020年這三方面的目標分別是:64件,4.25%和42%。

2015年深圳PCT專利申請量(Patent Cooperation Treaty,專利合作條約)13308件,連續12年居全國大城市之首,今年上半年PCT申請量更是達到9002件,占全國申請總量的51.8%。(註:深圳和上海對新興產業的定義不完全相同,由此可能導致該項數據比較不夠精準)

4、深圳的產業競爭力和企業傢精神強於上海

魏教授指出,上海的所有制結構為央企:地方國企:外資企業:民企比重為1:1:1:1,最具活力和最具創新台中便宜住宿|台中朝馬便宜住宿能力的民營企業的比重僅為上海產業結構的1/4,央企和地方國企的由於機制問題創新的動力是不足的,外資企業即便是有創新成果,也是外國企業的成果,與上海無關。

今年上半年,上海規模以上工業產值同比下降4.4%,深圳同比增長7.5%;第二產業增加值,上海下降3.3%,深圳增加7.3%;戰略性新興產業,上海增長0.7%,深圳增長12.1%。

以上數據來自政府工作報告和“十三五”規劃綱要,是政府口徑。而政府報告中沒有的一些指標,比如明星企業數量和經濟的人格化代表——傑出企業傢群體的數量,深圳可謂一浪接一浪,前浪依然向前,後浪滾滾又來,遠超上海。袁庚精神、蛇口精神似乎是一種基因,在深圳代代相傳。

如果從這層意義來看,其實上海的浦東也不是前海的對手,因為普通雖然也劃瞭自貿區,而且是中國最早的自貿區,但浦東自貿區的註冊企業數量和註冊金額不及前海的一半。這是深圳這座城市給予前海的未來的象征,這也是深圳能最終在中國城市競爭中最先脫穎而出的根本原因,有足夠的活力,給點希望就能跳起來!

綜上,雖然上海在城市綜合管理、文教衛體等社會發展水平和經濟總量上仍有一定優勢,但在決定經濟持續發展的體制性、結構性、企業素質、人口年輕化等方面,上海都已落後。換言之,上海的優勢更多是總量優勢和存量優勢,而深圳的優勢更多是結構優勢和增量優勢。

在金融這一上海最重要的領域,由於金融政策由北京決定,金融資產的半壁江山也在北京,且金融市場的開放度還不足,所以上海的市場優勢無法充分展現。這從外資法人銀行的情況就看得很清楚,雖然他們註冊地在上海,但開會都要去北京,以至有人抱怨“還不如註冊在北京”。

上海不是深圳對手第二個原因是上海人仍沉浸在即將被淘汰的工業文明時代。

魏達志:上海不是深圳的對手,浦台中飯店推薦|台中新開幕飯店東也幹不過前海!

深圳要超越上海,這看似遙不可及的目標,其實就暗藏在這一進一退中。

上海到底比深圳差在哪裡?

它證明瞭越新越好,越高越好。一個年輕的、有著更充分的內生動力和開放活力的城市,它能在幾十年間超越中國100多年來不可動搖的經濟中心,證明瞭創業創新的力量,自主自強的力量,不墨守陳規的力量。鄧小平曾說:“要發展高新技術,越新越好,越高越好,越新越高,我們就高興。”

土地資源約束和成本壓力倒逼深圳隻能往上走,往高價值的創新方向走,這條路走通瞭,它是一條通衢大道。

739米!深圳羅湖擬建中國第一高樓 刷新上海中心記錄,很具有象征意義。

再來看前海。前海自貿區要解決什麼問題?就是要率先在中國原來的經濟發展的體制、機制的基礎上,要構建一個開放型的經濟體制。什麼叫開放型經濟體制?開放型經濟體制是指一個國傢對外的經濟格局當中,它要形成內外貿一體化,投資、進出口等等的便利化。

為瞭中國的明天打好這兩張牌

前海從2010年國務院批準設立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開始,到2011年寫進國傢的“十二五”規劃,到2012年的6月份,香港送過去6大類、22款優惠政策等等,都聚焦在前海。中央政府對前海的定義是在建立中國新的開放型經濟體制當中,能夠起到一個表率的作用。

本文由微信公眾號股權內參(ID:eguquan)整理自深圳夢、華仲占、畫中站發佈

上午9點半,我見到中興飛貸的CEO,他說不好意思,本來董事長要來的,可是凌晨2點到4點他還在召集我們開電話會議,真的起不來。等到中飯後準備離開時,董事長從一個會議中出來送行,聊瞭一陣。

我問,天天晚上這麼弄嗎?他說,這大半年因為要從線下切到線上,任務太重,基本上都這樣。然後他說,我們夜裡兩三點、三四點結束時,看看對面那個大樓,也都亮著燈,那可是騰訊遊戲公司。

《深商的精神》一書的作者老亨說,深圳就有這樣一批“以創意為瑰寶”的人,和大上海相比,深商生生不息的生命力在於能容納新的人、新的想法,能容許新的商業基因不斷加入。“上海更像一個資本王國,深圳更像一個人本主義的創意王國,隻要你有真正好的創意,你就可以體驗自我實現的快樂。

深圳和上海很難說誰的定位更勝一籌,但深圳價值觀正在成為上海價值觀最強有力的挑戰者。”老亨甚至認為,中國文明重心的南移趨勢,已是昭然若揭。

我同意老亨對深商精神的總結,但站在整個中國的角度,我深信深圳的精神,上海的精神,一樣彌足珍貴。

想到劉永行說,“在上海,我就像一條魚遊進瞭大海,無聲無息,無人打擾。但當我需要金融資源時,很容易就能滿足。”

想到馬明哲說,“很享受在上海的生活,我喜歡在全世界的金融傢到上海時,陪他們去一個有特色的小飯館,一點不比香港差。”

想到有次和王石聊天,我說企業傢都讓深圳出瞭,上海就多為政治局輸送官員吧。王石想都不想就回應:“上海的官員越多越好。”萬科在全國各地有項目,房地產又是和最多的政府部門打交道的行業,哪裡最規范,心裡有數。

上周五在外灘17號,友邦保險所在地頂樓,我望著波光粼粼的江水和對面的陸傢嘴,突然有一種感覺,中國近現代商業文明的火炬在上海點燃時,當時中國最多的創業傳奇是在黃浦江畔展開的,中國人,外國人,都有。今天,當中國有瞭更多火炬去照亮整個商業的天空,上海不再那麼顯赫瞭。

但是,偉大的基因從來隻會變異而不會消失。今天,商業可能興起於茫茫神州的很多地方,可能興盛於具備制度與文化優勢的一部分地方,但是,如果要找一個興盛之後的放心之所,上海還是最佳選擇吧。歷史積淀的社會資本、文化資本,不會像經濟指標那樣易於被超越的。

所以一個地方的優勢,從本質上說不是拷貝的結果,隻能是發揚自身優勢、同時勇於借鑒先進經驗、不斷創新的結果。

1、深圳經濟總量20年後可以超過上海

如果上海能把這種精神用於提升自己的綜合實力,必能不斷帶給中國驚喜。上海學深圳,不是比速度,而是要煥發一種更加進取、追求卓越的鬥志,在自己擅長的方向,創造最佳服務體驗,早日成為世界級城市。

同樣,深圳學上海,也不是簡單去制定500強落戶的獎勵政策,而是要在綜合發展、協調發展、提升全面素質方面,更用心,更精進,補短板。

在中國,當下最需要的,是用一種更好的精神狀態,做更好的自己。在這個過程中,競爭能激發動力,但合作更能創造價值。比如,復旦和交大能不能在深圳設立分校或研究院?深圳能不能樂見王牌企業加大總部職能向上海的轉移力度?看似助人,實則助己,有為者當思之。

那是波瀾不驚的黃浦江,那是大鵬飛翔的深圳灣,天水一線,天空正藍。我不想論龍頭所系,不想論天命垂青,我看到的中國經濟未來,既需要有深圳這樣的最佳創新者、無畏的開拓者,也需要上海這樣的最可信賴的受托人和管理者。這是21世紀中國能力的最佳組合。若國運如此,天下誰懼!

上海四個戰略性定位:國際金融中心、國際貿易中心、國際航運中心和國際物流中心。其中把國際航運中心作為戰略性定位,在深圳人看來是一個莫大的笑話,因為全球的國際航運中心是要進行大規模的集裝箱運輸的,這種東西是伴隨著加工制造業而強大的,50年代全球的集裝箱最大的港口是在紐約港,在日本的橫濱,在歐洲的阿姆斯特丹、鹿特丹,這些是一流港口。

查看更多精彩文章

逢甲夜市住宿|逢甲夜市住宿推薦


5F49641E320DD004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gqcql87232 的頭像
    gqcql87232

    思彩的好康推薦

    gqcql8723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